文化衫的歷史
- 發布時間:2014-04-19 作者:spolo 來源:www.lepu-wine.com
- 美國士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,注意到歐洲士兵使用的棉質內衣輕巧舒適,而自己的士兵則穿著羊毛(綿)制服,大汗淋漓。這種棉質汗衫在美國士兵之間馬上成為搶手貨,并其形狀而稱之為T恤。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T恤成為了美國陸軍及海軍的標準內衣。
二戰后T恤開始以外衣形式出現。約翰·韋恩、馬龍·白蘭度、詹姆士·狄恩都曾在全國電視如此穿著過。公眾當初對此大為驚訝,但到了1955年社會開始接受這種服裝。詹姆士·狄恩在電影《無因的反抗》(Rebel Without A Cause)中的穿著,讓T恤成為時尚的服裝。
1960年代,T恤成為了西方潮流中年輕人和搖滾音樂愛好者的基本裝束。人們也開始以扎染和絲網印刷等方式改裝T恤,女裝吊帶背心、香港俗稱“雞翼袖”的背心、緊身T恤、V領等也逐漸開始流行。
自此,T恤成為了自我表達甚至宣傳的媒介,展示的圖案包羅萬有,可以是文字、圖畫甚至是照片,因此也被稱作“文化衫”。
它不僅僅是一件好看的衣服,更是穿著者對個人生活喜好與信仰的一種自由表達。
欢迎光临:
四川省|
高要市|
浏阳市|
岳阳县|
定南县|
白城市|
华池县|
德江县|
孟津县|
准格尔旗|
明星|
泸州市|
台北市|
乐陵市|
板桥市|
崇阳县|
阜新|
武鸣县|
昆明市|
乌海市|
博罗县|
中宁县|
滕州市|
云安县|
绵竹市|
本溪|
甘德县|
利津县|
温州市|
秭归县|
隆子县|
澎湖县|
文水县|
精河县|
镇坪县|
平乡县|
来安县|
商水县|
雷州市|
大新县|
花垣县|